城市之美在于精致,城市管理在于精細隨著城區的不斷發展,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人們對城市環境衛生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。達州環衛京環公司不斷創新道路清掃保潔模式,積極探索完善“機械為主、人工為輔”的日常保潔方式。全新的機械化作業,既提高了工人清潔環境衛生的效率,又有效提升了環衛作業的質量,一舉兩得。
有細心的市民注意到,在達州城區的人民廣場和蓮花湖濕地公園等地,除了拿著掃帚的環衛工人外,還有駕駛著掃地車、推著大型吸塵器車的環衛工人?!熬┉h”公司的管理人員介紹,無論是手拉式吸塵車,還是被稱為“城市勤務兵”的掃地車,都是該公司在城市美容作業方面的重要幫手。
據悉,正式入駐達州前,北京環衛集團曾從貴州分公司臨時調配155人組成突擊隊伍,支援達州市環衛作業市場化交接期間的環衛工作,包含保潔人員87人,駕駛員54人,管理人員14人;調配各類環衛作業車輛35臺,包含后裝式壓縮車9輛、洗掃車6輛、路面養護車12輛、小勾臂車6臺、交通車2臺。
北京環衛集團入駐達州后,主城區廣大群眾不斷為城市的顯著變化而點贊。為實現達州中心城區環衛作業機械化水平的全面提升,達州京環公司在接管原達州市環衛處環衛設施設備的基礎上,還計劃在今年內累計投入1000萬元,陸續新購置一批環衛裝備車輛。
環衛工人清潔垃中轉設備。
每天凌晨5點多,當達州城還沒醒來的時候,有一群人早已穿上工作服走上了工作崗位。他們用勤勞的雙手,日復一日地為這座城市美容——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將達州喚醒時,這群被稱為“京環環衛工人”的人,臉上的笑容顯得更外燦爛。
今年6月1日起,達州市環衛處進行了市場化改革:清掃保潔、沖洗吸塵機械化作業、垃圾清運等,正式移交給達州京環環境服務有限公司,達州市環衛處則對該公司進行監管、指導、考評、考核。改革后,市民對達州的衛生環境贊不絕口。
平均每天消滅煙頭1.5萬個
凌晨,昏暗的路燈下,四周一片寂靜,天空只有點點的繁星,達州的“京環環衛工人”,就已經開始奮戰在大街小巷,揮舞著掃帚,撫去一絲絲塵埃。是他們用雙手,將城市裝扮的優美清新,他們勞作的身影也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。
“今日出動保潔人員667人,清理野廣告463余處,清洗果皮箱、垃圾桶802個、電桿626余根……”這些數據,只是達州京環環境服務有限公司《工作日志》中的冰山一角。環衛工人們做了多少工作,該公司都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統計、考核,以確保當天的“城市美容”工作全部落到了實處。
“我經常在達州西外的人行道上行走,隨時隨地都能看見打掃衛生的環衛工人?!边_州市民蔡先生說,他有晚飯后出來散步的習慣,他發現自從“京環”進入達州城區后,不僅路面上的灰塵變少了,果皮紙屑也很少見到了,“城市環境衛生變好以后,出來散步,心情也舒暢了不少”。
據“京環”公司工作人員統計,自6月1日正式進駐達州以來,該公司的環衛工人,平均每天要“消滅”煙頭15600余個,擦洗石凳、石球300余個(處)。同時,該公司還平均每天出動壓縮式垃圾車30余車次、洗掃車近20車次、勾臂式垃圾車80余車次、中轉車30余車次,日均清運垃圾290余噸。
優美的城市環境是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必然要求,打造現代化生態化國際化大都市的目標,在此基礎上,市委建立了以路長制為核心的城市管理新機制。今年以來,在全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先導區、示范區、核心區進程中,鄭東新區深化路長制改革為契機,完善機制,創新方法,強化舉措,在探索推進以路長制為核心的城市精細化管理方面,做了許多開創性工作,取得了一定成績。但還存在著城市管理手段不夠先進、管理主體分散、管理機制不活等突出問題,需要以大路長制的實施為契機,以更大的氣魄,更硬的手腕,更強的機制,更鐵的作風,推動城市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。